港澳宝典免费资料
肝硬化腹水
【特色病案】 2022-07-11
分享到

肝硬化腹水

李某某,女性,68岁,2020年11月20日初诊

主诉: 腹部胀大反复3年余,复发1月余。

病史: 患者诉 3年余前起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胀大,于外院住院诊治,经检查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 失代偿期脾大,门脉高压,腹水,予保肝、利尿、降门脉压等治疗,1月余来腹部胀大复发,仍继续服用原药物治疗,腹部胀大无缓解,利尿剂加量后仍无缓解来诊,症见:腹部胀大,乏力,肢冷,纳差,眠差,小便量少,大便偏溏,舌淡紫而胖大,脉沉无力。

西医诊断: 乙肝后肝硬化 失代偿期脾大,门脉高压,腹水

中医诊断: 臌胀 脾肾阳虚

治法: 温补脾肾,行气利水

方药: 济生肾气丸加减

炮附子10g(先30分钟),桂枝6g,熟地15g,山药12g,茯苓15g,山茱萸12g,丹皮10g,泽泻15g,牛膝15g,车前草15g,土鳖虫10g,当归6g,茜草10g,鸡内金10g,鸡血藤15g,7剂,水煎服,日一剂。

二诊:服药后腹水大消,腹胀明显减轻,仍觉轻度痞满,饮食尚可,精神好转,祛寒肢冷不明显,下肢浮肿减轻,舌淡暗,苔薄白,脉虚细。上方继续服用1月,症状明显缓解。

 

按语:臌胀属难治之候,多属肝肾阴虚、湿热蕴结、或瘀血等多种病机相互叠加,呈现寒热错杂,邪盛正衰之候,如辨证准确,用药切中病机,一般预后良好,中医治疗以调肝健脾,养血活血为首要。

 

 


是否下载
取消